台灣越來越少人關注 COVID-19 疫情。事實上國際疫情正在惡化,不管是較富有的國家或較貧窮的國家。
較富有的國家可接受更較好的醫療治療和接種效果較好的疫苗,即使封城,民眾也有政府的補助可以溫飽度日;較貧窮的國家醫療資源相對不足,患病後的死亡率高,疫苗有時只剩效果未知的中國疫苗可以選擇,加上封城使得貧窮程度加重,貧、病交加是血淋淋的現況,巴西正是其中的代表。
我們必須珍惜現在擁有的,面對各國疫情處在第三或第四波爆發,防疫依然不能鬆懈,勤洗手、戴口罩的個人衛生習慣要確實,缺水時用乾式洗手液替代,務必讓防疫新生活不會因為大旱災而有所疏漏。
台灣社區沒有疫情,人民生活如常,經濟因為疫情耗損甚微,有些產業甚至大發利市,距離貧窮國家很遠很遠,但這一切始於防疫的成功,絕對不要因為疫苗開始接種而鬆懈防疫標準,現在許多國家疫情再度惡化就是因為開始接種疫苗後鬆懈造成。
什麼時候才能鬆懈防疫行為?地球上的人超過七成以上接種有效的疫苗且實際疫情明顯緩解時,才能鬆懈,然而這絕對不是 1~2 年內可以達成的任務,抗疫之路仍然相當漫長。
「巴西單日新增超過8.2萬例確診病例,過去24小時內就有超過4200人染疫身亡,再度創下了巴西單日死亡人數新高,也將死亡人數推高到33萬多。若是疫情再不趨緩,巴西的死亡人數恐怕會超越美國。
儘管巴西自1月中就開始施打疫苗,卻常發生民眾一大早排隊等疫苗,卻等不到疫苗的,目前只有9.84%人口接種至少一劑疫苗。不過,令人擔憂的不只是疫苗不足的問題,還有民眾屢勸不聽群聚,還有貧窮族群暴增的課題。
疫情重挫巴西經濟,就連民眾用來換三餐溫飽的,津貼補助也喊卡,根據巴西智庫吉杜里奧瓦加斯基金會數據顯示,2021年,巴西的貧窮人數暴增三倍,直逼全國的1.3成人口。家徒四壁的他們,每個月的生活費,只有僅僅美金44元,大約1250台幣。新冠疫情,無疑是把他們,推向深不見底的貧窮深淵。」
新聞連結:
https://news.cts.com.tw/cts/international/202104/202104072037627.html